染头发真的会致癌吗?专家:这几类群体别染发!
染头发真的会致癌吗?专家:这几类群体别染发!
染头发真的会致癌吗?专家:这几类群体别染发!姚展宏以不(bù)太标准的俯卧撑姿势下压着身体,至低点时,将右手触碰对侧肩膀。这个身高1.78米、体重超220斤(jīn)的19岁男孩,在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上(shàng)大二,是该校燃脂训练营的重点关注人员。
今年是北京科技大学(以下简称北科大)开设燃脂训练营的(de)第二年。和姚展宏一起报名入营的,还有同校另外(lìngwài)606名师生(shīshēng)。607名营员的平均(píngjūn)体重超155斤,“最大值”是一名身高1.77米的学生,重约260斤。
大学生(dàxuéshēng)(xuéshēng)体重超标、体质减弱,已然成为一种趋势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卫生研究所针对30个省份24万名(wànmíng)大学生的调查显示,2019年中国大学生超重肥胖患病率为14.0%;根据(gēnjù)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数据,各学段的超重和肥胖比例逐年上升,2020年大学生肥胖比例为5.5%,体质健康不及格率约有30.0%。
202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,国家(guójiā)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公开表示(biǎoshì),实施“体重管理年”三年行动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,加强慢性病(mànxìngbìng)防治。
在“国家喊你减(jiǎn)肥”的背景(bèijǐng)下:华南理工大学开办全新(xīn)智能健身房,绘制三校区“运动地图”;云南省92所高校推行“大学生体质(tǐzhì)健康优良证书”制度;减重减脂类训练营在上海、安徽、湖南、北京、辽宁等地的校园里遍地开花…… 新京报记者 罗艳
5月,北京科技大学燃脂训练营训练现场,营员们一起做(zuò)热身运动。 新京报记者(jìzhě) 罗艳 摄
每次线下训练结束,宋智全都和营员们自(zì)拍打卡留念。 新(xīn)京报记者 罗艳 摄
5月,营员们正在分组训练(xùnliàn)。新京报记者 罗艳 摄
“你只要站在这里就没有回头路(huítóulù)了”
夏初的傍晚,近百位“大码”师生(shīshēng)在北科大的田径场上集合。19点一到,他们将在体育学院教师宋智全的带领下,用一个小时燃烧(ránshāo)堆积(duījī)体内的脂肪。
双脚跳,后侧拉伸,小步跑,髋关节绕环,垫步蹬腿,肩关节画圆……10分钟的热身动作做下来(xiàlái),已有人喘粗气。接着,宋智全介绍这天的训练内容:壶(hú)铃高脚杯深蹲,原地(yuándì)弯腿,绕球转体,多方向(fāngxiàng)弓箭步,俯卧撑摸肩,跳箱,登山跑,甩战绳,绳梯,哑铃弓箭步,侧滑步,一共11个动作,每完成(wánchéng)1个动作间歇20秒。
他一边(yībiān)演示,一边强调动作要领。难度不算小,部分营员面露难色,宋智全打趣道,“你只要站在这里就没有回头路了(le)。”
肥胖在细微的地方击打着这些营员(yíngyuán)的生活。
姚展宏的小腿胫骨会在跑步前期(qiánqī)亮起疼痛信号,他也有过爬楼时内脏被揉捏(róuniē)近乎窒息的感受。
文法学院大二学生何景月身高1.55米,体重140多斤,因为(yīnwèi)外形,她没(méi)机会在(zài)中学话剧社争取到心仪的角色,读大学后,看见漂亮裙子总下意识感叹“要是能瘦些就好了”。
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(gōngchéngxuéyuàn)老师唐娇2023年底生下二胎后,身高1.57米的她体重150多斤,换季的时候,她光是把衣物全部(quánbù)从(cóng)柜子里拿出来就已耗尽所有力气,于是索性不叠了,直接塞回去。
下蹲也是对她(tā)的考验,大小腿之间的赘肉限制(xiànzhì)了角度,以至于无法蹲到底。每当快步走路,俩大腿内侧不断摩擦甚至破皮,“流汗了会(huì)火辣辣地疼。”
“怎么(zěnme)就减不下去呢?”
瘦下来是(shì)渴望,瘦不下来是常态。
姚展宏(yáozhǎnhóng)曾经一周运动两次,打篮球或跑步,也曾跟着软件做操(zuòcāo),但自我督促的效果不好,缺乏规律。并且,他(tā)不太能掌握好训练强度,有时候前一天太累,次日不得不减少运动量。
唯一坚持过一段时间的是跑步(pǎobù),去年寒假,他足足跑了30多天,每天5公里,瘦了10斤,但(dàn)因为管不住嘴,爱(ài)吃油炸食物,很快又胖了回来。
何景月(yuè)出生在一个易胖体质(tǐzhì)家庭,高考那年压力太大,她(tā)直达150斤,后来通过控制饮食(yǐnshí)减掉20斤。进入大学后,她喜欢通过辣食和炸串来补充能量,这也导致体重再难下降,即便日行上万步,偶尔打羽毛球,她始终浮动在130-140多斤间。
一次义诊活动中,医生告诉何景月,“你(nǐ)再这样下去,万一得糖尿病(tángniàobìng)怎么办?”她有些害怕(hàipà),但繁忙的课程剥削了精力,“不吃是不可能的。”
《肥胖症诊疗指南(2024年版)》指出,近年来,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(rénqún)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,肥胖症已成为(chéngwéi)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(zhǔyào)危险因素。
被糖尿病威胁的(de)还有唐娇,“我特别不爱动,主要是想活命。”因为家族有遗传糖尿病史,医生根据她(tā)的身高进行测算,要减到104斤,才(cái)极有可能避免患病。
哺乳期一结束,她就根据营养师的(de)建议搭配饮食。今年3月,她开始在带俩娃的时间缝隙中做八段锦、空腹踩(cǎi)指压板、拍八虚、甩袋敲背等养生运动,一个月后,气色明显(míngxiǎn)好了些,但距离104斤,仍有40多斤的路(lù)要走。
唐娇明白,“我39岁了,代谢速度比不上孩子们。”曾经,在生完一胎后,她用一年时间(shíjiān)才减掉(jiǎndiào)25斤,“健康减重是长期过程,急不来(jíbùlái)。”
吕霏霏则期望自己能尽快瘦一些,在毕业晚会上以最好的姿态进行舞蹈表演。她身高(shēngāo)1.75米,体重192斤,从小到大(cóngxiǎodàodà),她都是胖胖的女孩,“小时候大家夸(kuā)我(wǒ)可爱,长大了难免有一些外人的刺耳评价。”
第一次减肥是在高中时期,吕(lǚ)霏霏一天只吃一顿饭(yīdùnfàn),几十斤的体重下去了,头发(tóufà)也大把地掉,记忆力跟着变差,她停止了节食法,体重随之反弹。这(zhè)并非个例,80%的营员存在报复性节食或暴饮暴食现象。
“称体重让我很沮丧(jǔsàng)”
这些年来,作为(zuòwéi)体育学院教师,李(lǐ)丹阳和同事们常被(bèi)问及,“怎么就减不下去呢?”有时是路边偶遇的老师,有时是上完体育课的学生,大家期待获得一个有效减重的答案,也有人想知道,怎么增肌、如何塑造(sùzào)好身材。
交谈中,体育学院(xuéyuàn)的(de)教师发现,师生(shīshēng)们的普遍困境在于,找不到科学方式、缺少同伴与监督。另一个情况是,学生们体测成绩的优秀率逐渐下降。
具备专业背景(bèijǐng)的体育学院决定,面向本校师生免费举办训练营,统一提供(tígōng)燃脂、减重、塑形、提升体能的方法和场景。
一位国家队体能教练、一位运动心理学博士(bóshì)、两位运动生理学(shēnglǐxué)博士背景的体育学院教师和一位统筹(tǒngchóu)领导组成了训练营核心团队。2024年首届训练营推文发出不到一刻钟,报名人数就破了百,结营后,李丹阳和团队成员走在路上,会有人问“第二年什么时候(shíhòu)办”“有其他形式吗”“收费(shōufèi)吗”,团队有了再次开展活动的劲头。
2025年2月,5名团队人员开始构思(gòusī)第二届训练营方案(fāngàn):形式(xíngshì)要比去年更丰富,增加了弹力带(dài)、泡沫轴、小哑铃等新设备;兼顾不同人群耐受力,准备个性化方案,比如操类分为初级版和进阶版,器械的重量也有所不同;向积极参与(jījícānyù)和进步较大的营员发放礼品或奖学金奖励,增设后测环节,但绝不能采用极端方式取得成绩……
推文来来回回修改了9次,于4月8日发布(fābù)。最终共607人(rén)登记报名。
607名营员先是填写了基本(jīběn)信息问卷(wènjuǎn)、胖负面身体自我量表,BM I(身体质量指数,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)大于(dàyú)25且胖负面得分高于22的183人,进入人体成分测量环节。
其中,胖负面身体自我(wǒ)(wǒ)(wǒ)量表包含11个问题,“我认为在别人眼里我很胖”“我的体重一直是我内心的痛”“称体重让我很沮丧”是得分最高的三个自我评价。
专门引进的人体成分(chéngfèn)分析仪,可以精准测量体脂率、肌肉量、基础代谢等数据。依据评估结果,最终103名营员入选重点关注名单。这103人中,包含7名教师与(yǔ)96名学生,男性占比(bǐ)71%,女性占比29%,年龄(niánlíng)集中在18-25岁。
主教练宋智全介绍,基于营员的体质和健康情况,团队采用(cǎiyòng)了科学热身、有氧(yǒuyǎng)训练、力量训练、循环间歇(jiànxiē)训练、再生恢复训练等多样化项目,再根据主观疲劳(píláo)程度、酸痛反馈、心率变化,及时调整训练内容。
他(tā)记得,刚开始带领做卷腹的时候,大家练几下就累得不行,见多数人(rén)都起不来了,他缩小幅度(fúdù)、减少次数和组数。训练久了,很多人已经能从两轮三轮跟到五轮六轮,“他们会自觉往前做,也在享受(xiǎngshòu)这个过程。”
在(zài)一次登山跑训练中,营员需要双手撑地,腿部动作像原地(yuándì)登山一样交替进行。很快(hěnkuài),吕霏霏就手臂酸涩,手背泛红,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,负责摆放道具和观察异样的志愿者冲她喊道“加油加油”,“再(zài)加上周围密密麻麻的人都在做,我也得跟着。”
吕霏霏(fēifēi)(fēifēi)自评是个有人推着才能一直往前走的被动型选手,她找了个训练营搭子,那(nà)是一位为增肌而来的学生。有时候,一组高抬腿足以让吕霏霏直呼“累”,搭子问,“你不行了?”吕霏霏调整呼吸,“还能再来一组!”直到俩人都(dōu)吃不消了,靠边小憩(xiǎoqì)后,又互相打气继续。
吕霏霏跟过网络视频减肥(jiǎnféi),每天一样的动作让她觉得枯燥,“训练营里,我还没有做到完全重复的动作。”在新鲜感和群体(qúntǐ)氛围驱动(qūdòng)下,曾经三分钟(sānfēnzhōng)热度的她坚持了一天又一天,至6月13日结营,她线上打卡满勤,线下打卡因为毕业论文缺席了两三次。
每周二、周四和周末是线上打卡和自主训练时间,姚展宏给自己安排了(le)3公里的跑步任务。何景月一共只参与了六次线下训练,但按照(ànzhào)训练营的膳食推荐(tuījiàn)调整了饮食结构,早上蛋白质(dànbáizhì),中午多蔬菜,晚上碳水,拒绝高油高糖,戒掉了炸串。
舒压,是多位受访营员的共同感受。吕霏霏就读于生物类专业,“做实验真的非常绝望。”为了得到(dào)一个特定数据或是发现新成果,她经常在实验室熬到很晚,“生物钟不规律(guīlǜ),整天精神状态都很差(chà)。”
入营后,她(tā)(tā)夜夜都能睡个好觉,渐渐地,运动成为她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。每天训练时间一到,她准时打卡开练,还(hái)额外增加一个多小时的练舞或高强度训练,“我这么努力,肯定会瘦的。”吕霏霏暗示自己(zìjǐ)。
“为保证训练安全性,我们遵循体育科学伦理(lúnlǐ),不会宣传(xuānchuán)诸如月瘦多少斤的目标。”团队表示,训练营不单单追求减小体重数,更注重的是培养大家健康(jiànkāng)运动的习惯。
吕霏霏的祷告灵验了(le),在6月中旬(zhōngxún)的后测环节中,她减掉20斤,还因为打卡满21天,换来一张“健康达人”奖状和一份运动礼包。何景月从5月上旬到下旬减掉12斤。唐娇(tángjiāo)参加了8次线下训练,瘦了7斤多。姚展宏自测较(jiào)参营前减了10斤。
在体育学院(xuéyuàn)的记录中,共有30名营员参与了后测,其中2人的BM I属于正常(zhèngcháng)范围,剩余(shèngyú)28人的体重平均值是86.32千克。而(ér)在一个多月前的前测中,重点关注人员的体重平均值为93.84千克。
但训练营不是一蹴而就的,并非所有营员都(dōu)能在短期内摘得理想果实(guǒshí),团队分析,饮食控制不当,锻炼方式(fāngshì)有误,是导致训练成果不好(bùhǎo)的主要原因。正如燃脂训练营的名称一样,团队的落脚点在于减轻体脂,形成良好生活方式,而非单纯减少重量。
“急于求成的(de)预期并不合理。”宋智全解释,减脂和减重有(yǒu)所区别,体重没减轻,有可能是肌肉量上来了的缘故,“要树立正确观念和持续运动信心。”他提示,减掉脂肪的同时应该增加一些肌肉含量,有利于保护关节,提高基础代谢率,延缓(yánhuǎn)衰老,“把体态练好,改善生活状态,这是最(zuì)重要的。”
除了燃脂训练营,这两年来,北科大还面向全校开设了多门相关选修课。有减脂(jiǎnzhī)、减重或增肌需求的同学,都可以在(zài)体能训练的课堂上得到相应培训;体育保健、运动生理(shēnglǐ)、运动康复、运动心理学(xīnlǐxué)等课程则重在为大家传递理论知识。
宋智全建议,大学生瘦身要秉持运动、饮食、生活方式三位一体的健康策略(cèlüè),科学减脂不仅能(néng)改善体形、增强体质,更能提升自信心与心理韧性,对未来产生深远的正向(zhèngxiàng)影响。
6月7日毕业晚会那天,吕霏霏第一次(dìyīcì)穿上买了(le)很久的短裙。今后(jīnhòu),她将会继续保持在训练营期间的健康习惯。(姚展宏、何景月、唐娇、吕霏霏为化名)
开营前,吕霏霏的人体成分评估报告显示,她属于内脏型肥胖,发生心血管(xīnxuèguǎn)疾病的危险性较(jiào)高。 受访者供图
6月11日,唐娇参与后测(hòucè),团队采用专业设备分析(fēnxī)营员体质情况。 新京报记者 罗艳 摄
姚展宏以不(bù)太标准的俯卧撑姿势下压着身体,至低点时,将右手触碰对侧肩膀。这个身高1.78米、体重超220斤(jīn)的19岁男孩,在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上(shàng)大二,是该校燃脂训练营的重点关注人员。
今年是北京科技大学(以下简称北科大)开设燃脂训练营的(de)第二年。和姚展宏一起报名入营的,还有同校另外(lìngwài)606名师生(shīshēng)。607名营员的平均(píngjūn)体重超155斤,“最大值”是一名身高1.77米的学生,重约260斤。
大学生(dàxuéshēng)(xuéshēng)体重超标、体质减弱,已然成为一种趋势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(qīngshàonián)卫生研究所针对30个省份24万名(wànmíng)大学生的调查显示,2019年中国大学生超重肥胖患病率为14.0%;根据(gēnjù)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复核数据,各学段的超重和肥胖比例逐年上升,2020年大学生肥胖比例为5.5%,体质健康不及格率约有30.0%。
202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,国家(guójiā)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公开表示(biǎoshì),实施“体重管理年”三年行动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,加强慢性病(mànxìngbìng)防治。
在“国家喊你减(jiǎn)肥”的背景(bèijǐng)下:华南理工大学开办全新(xīn)智能健身房,绘制三校区“运动地图”;云南省92所高校推行“大学生体质(tǐzhì)健康优良证书”制度;减重减脂类训练营在上海、安徽、湖南、北京、辽宁等地的校园里遍地开花…… 新京报记者 罗艳
5月,北京科技大学燃脂训练营训练现场,营员们一起做(zuò)热身运动。 新京报记者(jìzhě) 罗艳 摄
每次线下训练结束,宋智全都和营员们自(zì)拍打卡留念。 新(xīn)京报记者 罗艳 摄
5月,营员们正在分组训练(xùnliàn)。新京报记者 罗艳 摄
“你只要站在这里就没有回头路(huítóulù)了”
夏初的傍晚,近百位“大码”师生(shīshēng)在北科大的田径场上集合。19点一到,他们将在体育学院教师宋智全的带领下,用一个小时燃烧(ránshāo)堆积(duījī)体内的脂肪。
双脚跳,后侧拉伸,小步跑,髋关节绕环,垫步蹬腿,肩关节画圆……10分钟的热身动作做下来(xiàlái),已有人喘粗气。接着,宋智全介绍这天的训练内容:壶(hú)铃高脚杯深蹲,原地(yuándì)弯腿,绕球转体,多方向(fāngxiàng)弓箭步,俯卧撑摸肩,跳箱,登山跑,甩战绳,绳梯,哑铃弓箭步,侧滑步,一共11个动作,每完成(wánchéng)1个动作间歇20秒。
他一边(yībiān)演示,一边强调动作要领。难度不算小,部分营员面露难色,宋智全打趣道,“你只要站在这里就没有回头路了(le)。”
肥胖在细微的地方击打着这些营员(yíngyuán)的生活。
姚展宏的小腿胫骨会在跑步前期(qiánqī)亮起疼痛信号,他也有过爬楼时内脏被揉捏(róuniē)近乎窒息的感受。
文法学院大二学生何景月身高1.55米,体重140多斤,因为(yīnwèi)外形,她没(méi)机会在(zài)中学话剧社争取到心仪的角色,读大学后,看见漂亮裙子总下意识感叹“要是能瘦些就好了”。
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(gōngchéngxuéyuàn)老师唐娇2023年底生下二胎后,身高1.57米的她体重150多斤,换季的时候,她光是把衣物全部(quánbù)从(cóng)柜子里拿出来就已耗尽所有力气,于是索性不叠了,直接塞回去。
下蹲也是对她(tā)的考验,大小腿之间的赘肉限制(xiànzhì)了角度,以至于无法蹲到底。每当快步走路,俩大腿内侧不断摩擦甚至破皮,“流汗了会(huì)火辣辣地疼。”
“怎么(zěnme)就减不下去呢?”
瘦下来是(shì)渴望,瘦不下来是常态。
姚展宏(yáozhǎnhóng)曾经一周运动两次,打篮球或跑步,也曾跟着软件做操(zuòcāo),但自我督促的效果不好,缺乏规律。并且,他(tā)不太能掌握好训练强度,有时候前一天太累,次日不得不减少运动量。
唯一坚持过一段时间的是跑步(pǎobù),去年寒假,他足足跑了30多天,每天5公里,瘦了10斤,但(dàn)因为管不住嘴,爱(ài)吃油炸食物,很快又胖了回来。
何景月(yuè)出生在一个易胖体质(tǐzhì)家庭,高考那年压力太大,她(tā)直达150斤,后来通过控制饮食(yǐnshí)减掉20斤。进入大学后,她喜欢通过辣食和炸串来补充能量,这也导致体重再难下降,即便日行上万步,偶尔打羽毛球,她始终浮动在130-140多斤间。
一次义诊活动中,医生告诉何景月,“你(nǐ)再这样下去,万一得糖尿病(tángniàobìng)怎么办?”她有些害怕(hàipà),但繁忙的课程剥削了精力,“不吃是不可能的。”
《肥胖症诊疗指南(2024年版)》指出,近年来,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(rénqún)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,肥胖症已成为(chéngwéi)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,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(zhǔyào)危险因素。
被糖尿病威胁的(de)还有唐娇,“我特别不爱动,主要是想活命。”因为家族有遗传糖尿病史,医生根据她(tā)的身高进行测算,要减到104斤,才(cái)极有可能避免患病。
哺乳期一结束,她就根据营养师的(de)建议搭配饮食。今年3月,她开始在带俩娃的时间缝隙中做八段锦、空腹踩(cǎi)指压板、拍八虚、甩袋敲背等养生运动,一个月后,气色明显(míngxiǎn)好了些,但距离104斤,仍有40多斤的路(lù)要走。
唐娇明白,“我39岁了,代谢速度比不上孩子们。”曾经,在生完一胎后,她用一年时间(shíjiān)才减掉(jiǎndiào)25斤,“健康减重是长期过程,急不来(jíbùlái)。”
吕霏霏则期望自己能尽快瘦一些,在毕业晚会上以最好的姿态进行舞蹈表演。她身高(shēngāo)1.75米,体重192斤,从小到大(cóngxiǎodàodà),她都是胖胖的女孩,“小时候大家夸(kuā)我(wǒ)可爱,长大了难免有一些外人的刺耳评价。”
第一次减肥是在高中时期,吕(lǚ)霏霏一天只吃一顿饭(yīdùnfàn),几十斤的体重下去了,头发(tóufà)也大把地掉,记忆力跟着变差,她停止了节食法,体重随之反弹。这(zhè)并非个例,80%的营员存在报复性节食或暴饮暴食现象。
“称体重让我很沮丧(jǔsàng)”
这些年来,作为(zuòwéi)体育学院教师,李(lǐ)丹阳和同事们常被(bèi)问及,“怎么就减不下去呢?”有时是路边偶遇的老师,有时是上完体育课的学生,大家期待获得一个有效减重的答案,也有人想知道,怎么增肌、如何塑造(sùzào)好身材。
交谈中,体育学院(xuéyuàn)的(de)教师发现,师生(shīshēng)们的普遍困境在于,找不到科学方式、缺少同伴与监督。另一个情况是,学生们体测成绩的优秀率逐渐下降。
具备专业背景(bèijǐng)的体育学院决定,面向本校师生免费举办训练营,统一提供(tígōng)燃脂、减重、塑形、提升体能的方法和场景。
一位国家队体能教练、一位运动心理学博士(bóshì)、两位运动生理学(shēnglǐxué)博士背景的体育学院教师和一位统筹(tǒngchóu)领导组成了训练营核心团队。2024年首届训练营推文发出不到一刻钟,报名人数就破了百,结营后,李丹阳和团队成员走在路上,会有人问“第二年什么时候(shíhòu)办”“有其他形式吗”“收费(shōufèi)吗”,团队有了再次开展活动的劲头。
2025年2月,5名团队人员开始构思(gòusī)第二届训练营方案(fāngàn):形式(xíngshì)要比去年更丰富,增加了弹力带(dài)、泡沫轴、小哑铃等新设备;兼顾不同人群耐受力,准备个性化方案,比如操类分为初级版和进阶版,器械的重量也有所不同;向积极参与(jījícānyù)和进步较大的营员发放礼品或奖学金奖励,增设后测环节,但绝不能采用极端方式取得成绩……
推文来来回回修改了9次,于4月8日发布(fābù)。最终共607人(rén)登记报名。
607名营员先是填写了基本(jīběn)信息问卷(wènjuǎn)、胖负面身体自我量表,BM I(身体质量指数,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)大于(dàyú)25且胖负面得分高于22的183人,进入人体成分测量环节。
其中,胖负面身体自我(wǒ)(wǒ)(wǒ)量表包含11个问题,“我认为在别人眼里我很胖”“我的体重一直是我内心的痛”“称体重让我很沮丧”是得分最高的三个自我评价。
专门引进的人体成分(chéngfèn)分析仪,可以精准测量体脂率、肌肉量、基础代谢等数据。依据评估结果,最终103名营员入选重点关注名单。这103人中,包含7名教师与(yǔ)96名学生,男性占比(bǐ)71%,女性占比29%,年龄(niánlíng)集中在18-25岁。
主教练宋智全介绍,基于营员的体质和健康情况,团队采用(cǎiyòng)了科学热身、有氧(yǒuyǎng)训练、力量训练、循环间歇(jiànxiē)训练、再生恢复训练等多样化项目,再根据主观疲劳(píláo)程度、酸痛反馈、心率变化,及时调整训练内容。
他(tā)记得,刚开始带领做卷腹的时候,大家练几下就累得不行,见多数人(rén)都起不来了,他缩小幅度(fúdù)、减少次数和组数。训练久了,很多人已经能从两轮三轮跟到五轮六轮,“他们会自觉往前做,也在享受(xiǎngshòu)这个过程。”
在(zài)一次登山跑训练中,营员需要双手撑地,腿部动作像原地(yuándì)登山一样交替进行。很快(hěnkuài),吕霏霏就手臂酸涩,手背泛红,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,负责摆放道具和观察异样的志愿者冲她喊道“加油加油”,“再(zài)加上周围密密麻麻的人都在做,我也得跟着。”
吕霏霏(fēifēi)(fēifēi)自评是个有人推着才能一直往前走的被动型选手,她找了个训练营搭子,那(nà)是一位为增肌而来的学生。有时候,一组高抬腿足以让吕霏霏直呼“累”,搭子问,“你不行了?”吕霏霏调整呼吸,“还能再来一组!”直到俩人都(dōu)吃不消了,靠边小憩(xiǎoqì)后,又互相打气继续。
吕霏霏跟过网络视频减肥(jiǎnféi),每天一样的动作让她觉得枯燥,“训练营里,我还没有做到完全重复的动作。”在新鲜感和群体(qúntǐ)氛围驱动(qūdòng)下,曾经三分钟(sānfēnzhōng)热度的她坚持了一天又一天,至6月13日结营,她线上打卡满勤,线下打卡因为毕业论文缺席了两三次。
每周二、周四和周末是线上打卡和自主训练时间,姚展宏给自己安排了(le)3公里的跑步任务。何景月一共只参与了六次线下训练,但按照(ànzhào)训练营的膳食推荐(tuījiàn)调整了饮食结构,早上蛋白质(dànbáizhì),中午多蔬菜,晚上碳水,拒绝高油高糖,戒掉了炸串。
舒压,是多位受访营员的共同感受。吕霏霏就读于生物类专业,“做实验真的非常绝望。”为了得到(dào)一个特定数据或是发现新成果,她经常在实验室熬到很晚,“生物钟不规律(guīlǜ),整天精神状态都很差(chà)。”
入营后,她(tā)(tā)夜夜都能睡个好觉,渐渐地,运动成为她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。每天训练时间一到,她准时打卡开练,还(hái)额外增加一个多小时的练舞或高强度训练,“我这么努力,肯定会瘦的。”吕霏霏暗示自己(zìjǐ)。
“为保证训练安全性,我们遵循体育科学伦理(lúnlǐ),不会宣传(xuānchuán)诸如月瘦多少斤的目标。”团队表示,训练营不单单追求减小体重数,更注重的是培养大家健康(jiànkāng)运动的习惯。
吕霏霏的祷告灵验了(le),在6月中旬(zhōngxún)的后测环节中,她减掉20斤,还因为打卡满21天,换来一张“健康达人”奖状和一份运动礼包。何景月从5月上旬到下旬减掉12斤。唐娇(tángjiāo)参加了8次线下训练,瘦了7斤多。姚展宏自测较(jiào)参营前减了10斤。
在体育学院(xuéyuàn)的记录中,共有30名营员参与了后测,其中2人的BM I属于正常(zhèngcháng)范围,剩余(shèngyú)28人的体重平均值是86.32千克。而(ér)在一个多月前的前测中,重点关注人员的体重平均值为93.84千克。
但训练营不是一蹴而就的,并非所有营员都(dōu)能在短期内摘得理想果实(guǒshí),团队分析,饮食控制不当,锻炼方式(fāngshì)有误,是导致训练成果不好(bùhǎo)的主要原因。正如燃脂训练营的名称一样,团队的落脚点在于减轻体脂,形成良好生活方式,而非单纯减少重量。
“急于求成的(de)预期并不合理。”宋智全解释,减脂和减重有(yǒu)所区别,体重没减轻,有可能是肌肉量上来了的缘故,“要树立正确观念和持续运动信心。”他提示,减掉脂肪的同时应该增加一些肌肉含量,有利于保护关节,提高基础代谢率,延缓(yánhuǎn)衰老,“把体态练好,改善生活状态,这是最(zuì)重要的。”
除了燃脂训练营,这两年来,北科大还面向全校开设了多门相关选修课。有减脂(jiǎnzhī)、减重或增肌需求的同学,都可以在(zài)体能训练的课堂上得到相应培训;体育保健、运动生理(shēnglǐ)、运动康复、运动心理学(xīnlǐxué)等课程则重在为大家传递理论知识。
宋智全建议,大学生瘦身要秉持运动、饮食、生活方式三位一体的健康策略(cèlüè),科学减脂不仅能(néng)改善体形、增强体质,更能提升自信心与心理韧性,对未来产生深远的正向(zhèngxiàng)影响。
6月7日毕业晚会那天,吕霏霏第一次(dìyīcì)穿上买了(le)很久的短裙。今后(jīnhòu),她将会继续保持在训练营期间的健康习惯。(姚展宏、何景月、唐娇、吕霏霏为化名)
开营前,吕霏霏的人体成分评估报告显示,她属于内脏型肥胖,发生心血管(xīnxuèguǎn)疾病的危险性较(jiào)高。 受访者供图
6月11日,唐娇参与后测(hòucè),团队采用专业设备分析(fēnxī)营员体质情况。 新京报记者 罗艳 摄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